武将与副将的协同作战是提升战斗力的核心要素。主将需达到三星以上星级才能解锁副将位,而副将的选择需优先考虑兵种加成最高的统帅,确保伤害最大化。主副将可携带不同兵种,但需注意副将天赋不生效,仅技能效果可叠加。副将的培养重点在于技能等级提升而非天赋配置,觉醒后的副将无需穿戴装备也能发挥完整技能效果。
提升副将等级主要通过战斗积累经验或喂食经验食粮,而副将技能与主将技能的联动尤为关键。主将释放技能后可触发副将技能,形成连招效果。技能型副将如李成桂、埃塞尔等能补充主将的AOE伤害或控制效果,而防御型副将如理查一世则可增强部队生存能力。需避免技能冲突,例如同时携带两个依赖怒气积累的武将可能导致输出节奏失衡。
主副将应优先选择同一兵种,如骑兵主将搭配曹操副将,可激活兵种属性加成。步兵阵容中,孙武与查理马特的护盾增伤组合能显著提升攻防效率。弓兵则依赖楠木正成的净化效果与李成桂的高爆发形成互补。混合兵种搭配会削弱核心加成,需谨慎选择。
金色武将作为副将时仅需觉醒,无需消耗经验书升阶,节省的资源可集中培养主将。紫色武将因培养成本低,适合作为过渡期副将,如孙武与西庇阿的早期减伤组合。副将的装备与符文资源可完全倾斜给主将,因副将装备效果不触发。
实战中需根据战场动态调整主副将职责。驻防时优先选择带反击加成的副将如君士坦丁,野战时则侧重机动性与技能频率。多人围攻场景下,副将的群体debuff技能可大幅削弱敌方三维属性。通过模拟战斗测试不同组合的连招流畅度与伤害峰值,能快速优化配置。
长期规划需关注版本更新对武将强度的影响。新武将往往拥有更高效的技能机制,但旧将可通过特定副将搭配保持竞争力。埃及艳后作为采集将的核心地位未被替代,而贞德的泛用性使其成为多场景副将优选。定期参考战报数据分析技能覆盖率与伤害占比,可及时调整培养方向。